中国古代的建筑装饰,一般都是围绕着“土”“木”实践的,单座建筑从整个形体到各部分构件,利用木构架的组合、各部件的形状,以及材料本身的质感等进行艺术加工,巧妙地把建筑功能、结构和艺术统一起来,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成就之一。古代建筑师,不仅在建筑组群上,而且在建筑单体的各个部位上,都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,使每一个房屋构件都能起到装饰作用,这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一个基本特点,也成就了中国古代建筑富有特征的外观形象。
中国古代的建筑装饰,不仅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神韵,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古代建筑的艺术表现力,使建筑物的外观形象更加优美,也是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独有的特色。
仿古建筑四合院的结构简介
一、倒座房:紧邻四合院大门,坐南朝北跟正房相对的房子,又称南房。通常为外客厅、账房、门房、客房、仆人居住等用途。
二、街门:顾名思义,是指院子临街的大门。是旧社会主人地位的一个表象特征。分为王府大门、广亮大门、金柱大门、如意门、蛮子门等。
三、影壁: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、增加住宅气势的墙壁。
四、垂花门:是指古建筑院落内部的门,因其檐柱不落地,垂吊在屋檐下,称为垂柱,其下有一垂珠,其彩绘通常为花瓣的形式,故被称为垂花门。它是内宅与外宅(前院)的分界线和唯有的通道。古语有云“大门不出,二门不迈”,“二门”指的就是垂花门。
五、抄手游廊:四合院中走廊的常见形式,与垂花门相衔接,包抄垂花门、厢房和正房,便于人们雨雪天行走。
六、厢房:院子东西两侧的房子,分为东、西厢房。
七、正房:位置处于正中(坐北朝南)的房子,是四合院的核心建筑。
八、耳房:正房的两侧还各有一间或两间进深、高度都偏小的房间,如同挂在正房两侧的两只耳朵,故称耳房。
九、后罩房:在北房后面,有一层的,也有两层的,均坐北朝南,与北房后山墙之间又形成一个院子,一般称后院,后院是宅主人的内眷或老人居住。
黑龙江仿古建筑的维护
1.救援和加固工程:在危及文物的情况下,古建筑的某些部分应该被抢救出来,例如支撑、拉动、阻挡和加固等紧急项目。这类项目只有经过技术检查、制定救援加固计划并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。如因特殊情况,不能提前申报的报备案。
2.定期进行古建筑施工维修:古建筑的建造需要定期维护,包括除草和屋顶挂钩。局部发现陷阱;梁柱和墙体支撑得到加强。小规模项目,如场地清理、室内外排水和疏浚。这类项目不改变文物的现有结构、材料、外观、装饰和颜色,一般由管理单位或用户单位作为常规工作完成。
3.古建筑施工维修的主要项目:为了更大规模地改造古建筑,要事先进行测绘、调查和研究,设计应在充分掌握科学数据的基础上进行。工程设计应经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,征求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,并提出“改造项目申请表”,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实施。
4.当地修复工程:它指的是对有废墟和地面建筑不完整或损坏的古建筑进行部分修复。这类项目要有详细的科学依据,根据研究可以恢复局部结构或构件,根据修复项目的具体要求。
5.防护建筑和结构: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排水防洪大坝、防雨房、亭台楼阁等设施,应当与文物本身和环境相协调。增建建筑物、构筑物的设计方案应当以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为依据,并在古建筑施工前报文物主管部门批准。